前言
考课,不仅可通过检验政绩以确定文官的实际素质,而且可通过确认每个官员,在国家行政活动中的基本作用与责任,以达到有效的促进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目的。要想真正认识唐宋考课制度的历史地位,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时代条件之下。
考课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,决定了考课的实际作用,考课与奖惩相辅相成,
考课结果的使用,体现在对官员的奖惩、职位升降、迁转等方面,而奖惩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。如果只有考课的过程而没有奖惩的结果,那么促使官员勤政廉政、惩恶扬善、举贤黜贪的考课目的就无法实现,这样流于形式的考课没有任何意义。
如果只有对官员的奖惩,而不通过考课来衡量和保证,不仅官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无章可循,而且统治者对官员的奖励与惩罚,也因缺少根据而不能按制度办事,自由裁量权过大也会严重影响其公平合理性。考课与奖惩相辅相成,二者缺一不可。
唐代时期,健全了考课方法,制订了规范,把官员分为27个类别,按类别分别进行考课
直至唐代,考课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健全了考课方法,并制订了较为全面的规范,突出特点就是制定了四善二十七的全面考课标准,以明文规定,官员的考第根据道德,才能、功绩三大标准分为九等,并根据考第以定赏罚,使得奖惩与考课正式挂钩,正式实现了考课的作用。
虽然由于历史局限性等原因,这些考课措施在唐代,也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乌梢蛇蝮蛇胶囊多少钱一盒执行,但从整体看,它毕竟开始根据官员考课等第优劣来决定奖赏惩罚,将奖惩用人纳入法制的轨道,由人治朝法治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,在封建专制制度下,唐王朝的统治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,因而是值得肯定的。
在考课中体现了分类考课,合理分配权重的精神。唐代把官员分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27个类别,按类别分别进行考课。
乌梢蛇蝮蛇胶囊官网 宋代按等级考课,构成了纵横有序的考课网络,唐、宋两朝均大力提倡严典治吏,监督与惩治相统一
宋代将地方官分为守令、知州、县令和监司等,按等级考课。同时按照不同类别和等级、官员的职务、责任制定出不同的标准,分门别类,从而构成了纵横有序的考课网络。这样的职位分类使考课更有针对性,更加客观,对鼓励官员到繁难处任职,奖勤罚懒,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而唐朝后期内乱四起、生灵涂炭,宋朝也由强国衰变至弱国的地位,都是政治腐朽、吏治不良所酿成的后果。其历史的教训之一就是虽有良好的立法,却没有良好的执法之人,国家就会逐步丧失杜弊正纪的强制力量。
考课制度的制定以及考课执行的认真程度,唐宋朝考课制度是明辨吏治、选贤任能的关键所在
良好的考课制度以及认真的考课执行,不但可以为朝廷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才加以重用,而且在稳定朝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吏治的好坏可以影响影响国家兴盛衰败,而对于官员的考课是明辨吏治、选贤任能的关键所在。
唐朝的上问下尊、考课程序井然的状况,为历代王朝所倾慕。如皇帝对宰卿等高级官员的考课,也极其认真。皇帝有时还亲自为重臣写考词,定考第。唐王朝法律中重在实施政绩,实体内容多,虚浮成分少,这在一定程度上,避免了因考课官员的个人主观因素,而影响判断官员优劣的可能性。
直到唐代,开始由尚书省专门执掌考课的政务,中书门下省全面监督考课中,可能出现的考课不实等问题,并且对官员进行分流管理,分类考课,等第清晰,奖惩分明。制定监考、校考制度之外,又设有按察制度互核互察,其考课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称完备。
故宋以后多沿其制而少有变更,可见这一制度在历史上,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影响深远。若进一步推论,唐王朝乌梢蛇蝮蛇胶囊在哪买维持统治近三百年之久,并有相当长的一段兴盛时期,其健全的考课制度是起了重要作用的。
唐宋朝考课制度中,资历至上的原则之所以长期行用不衰,决不是偶然的。封建制度造成的知识分子出路狭窄,使他们只能成批涌入仕途。统治集团一乌梢蛇蝮蛇方面增设名额,扩大政权容量;另方面对选任资格的审查日益严格,以稍稍控制入仕、升迁途径。
总结
于是,资序逐渐形成系统完备的资格之法,考课有了易于把握的客观规范,从而保障了派遣工作的顺利进行,一系列规则的产生,反映了封建人事管理制度走向标准化、程式化的趋势。
此外,循资原则着眼于官僚队伍的大多数,贯彻着封建国家对于官员的起码要求;建立起相对合理的官员考课机制,大体上可以满足国家对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,保证统治机能的正常运行,在当时是有现实意义的。